北京市在推动人形5G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和鼓励汽车前装5G通信模块方面,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。以下是对这两个方面的详细分析:
一、推动人形5G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
政策背景
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《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“扬帆”行动升级方案(2025—2027年)(征求意见稿)》,明确提出推动基于5G的智能机器人、智能移动终端、云设备等研发应用。
具体措施
预置5G模组:探索在人形机器人中预置5G模组,加强人形机器人与5G工业互联网的协同适配能力。
规模化应用:推进具备5G通信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场景、消费服务场景的规模化应用。
拓展新模式:丰富系统性解决方案,拓展人机协同、柔性生产等制造新模式。
意义与影响
5G技术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、医疗、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,其低延迟特点能够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更好地进行协同作业、实时决策和自然交互。
人形5G智能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将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二、鼓励汽车前装5G通信模块
政策背景
同样在《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“扬帆”行动升级方案(2025—2027年)(征求意见稿)》中,北京市鼓励“5G上车”,即推动行业为汽车引入前装5G通信模块。
具体措施
助力智能网联汽车:通过前装5G通信模块,助力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提质升级。
推动产业升级:鼓励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加大在5G通信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,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、网联化方向发展。
意义与影响
5G通信模块的前装将显著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通信性能和智能化水平,为自动驾驶、远程控制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。
这将有助于提升汽车行业的整体竞争力,推动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综上所述,北京市在推动人形5G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和鼓励汽车前装5G通信模块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。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,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