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库卡机器人及配件服务商    

库卡机器人、库卡机器人备品配件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如何进行机器人导轨的润滑和保养?
新闻中心
如何进行机器人导轨的润滑和保养?
发布时间:2025-10-08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1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机器人导轨的润滑和保养是延长其使用寿命、保证运行精度与稳定性的核心环节,需结合导轨类型(如滚珠导轨、滚轮导轨)、使用环境(如喷涂、焊接、洁净车间)及设备手册要求,建立 “定期检查 - 精准润滑 - 清洁防护 - 状态记录” 的全流程保养体系。以下是具体操作方法与关键注意事项:

一、前期准备:明确润滑保养核心参数

在开始保养前,需先确认导轨的关键参数,避免因 “用错油”“选错工具” 导致保养失效或部件损坏,核心参数可从机器人设备手册中查询:

参数类别关键信息示例(以 ABB 喷涂机器人导轨为例)注意事项
润滑剂类型推荐润滑脂 / 润滑油的型号、粘度等级推荐使用Klüber Lubrication PARALIQ GA 351(食品级 / 耐溶剂润滑脂,适配喷涂环境)禁止混用不同品牌 / 类型的润滑剂(如矿物油与合成油混用会导致油脂变质);喷涂车间需选 “耐溶剂型”,避免涂料溶剂溶解润滑脂。
润滑周期按运行时间 / 运行次数设定轻负载(每日运行 8h):每 200h 润滑 1 次;重负载(每日运行 16h):每 100h 润滑 1 次环境粉尘多、湿度高时,需缩短润滑周期(如原 200h 改为 150h)。
润滑量单次润滑脂注入量 / 润滑油加注量滑块润滑:每个滑块注入 3-5g 润滑脂(约 1-2 次按压黄油枪);导轨全长:每米注入 5-8g禁止过量润滑(易导致油脂溢出,吸附粉尘形成油泥);也不可过少(导致干摩擦)。
清洁工具要求允许使用的清洁剂、擦拭材料清洁剂:异丙醇(无腐蚀性);擦拭材料:不掉纤维的工业无尘布禁止使用汽油、丙酮等强溶剂(会腐蚀导轨表面防锈层);不可用普通棉布(易掉纤维堵塞滑块)。

二、核心操作:润滑保养分步实施

步骤 1:停机与安全防护

  1. 断电锁定:将机器人与导轨系统断电,关闭总电源开关,并挂 “正在保养,禁止合闸” 警示牌,防止误启动。

  2. 负载移除:若机器人携带工具(如喷涂枪、抓手),需先拆除负载,避免保养时导轨受力不均导致位置偏移。

  3. 位置调整:通过示教器将机器人沿导轨移动至 “中间位置”(避开两端极限位置),确保导轨全长可均匀清洁与润滑。

步骤 2:导轨清洁(关键前置环节)

清洁的核心目标是去除导轨表面的粉尘、油污、金属碎屑(如喷涂车间的涂料残留),避免杂质混入新润滑剂导致磨损加剧。

  1. 表面初清:用无尘布蘸取少量异丙醇,沿导轨长度方向 “单向擦拭”(避免来回摩擦导致杂质嵌入滚道),重点清洁导轨的 “滑动面”“滑块防尘盖周围”“两端密封端盖”。

    • 若有顽固涂料残留(如固化的油漆),可用塑料刮板(禁止用金属刮板,避免划伤导轨表面)轻轻刮除,再用酒精擦拭干净。

  2. 滑块内部清洁(每 6 个月 1 次)

    • 拆下滑块两端的防尘盖(用小一字螺丝刀轻轻撬开,注意保存密封件),用高压气枪(气压≤0.4MPa)沿滚道方向吹除内部残留的旧润滑脂与杂质(气枪嘴需远离滚道,避免杂质吹入深处)。

    • 若内部油污较多,可用蘸有清洁剂的无尘布轻轻擦拭滚道(不可深入滑块内部,避免损坏保持架),擦拭后用高压气枪吹干,确保无清洁剂残留。

步骤 3:精准润滑(核心操作,分类型实施)

根据导轨类型选择对应的润滑方式,重点确保 “滚道、滑块、密封件” 均能覆盖润滑剂,同时避免过量。

1. 滚珠导轨润滑(最常见类型)
  • 润滑工具:使用黄油枪(搭配专用注油嘴,适配滑块注油孔规格)或自动润滑泵(若设备带集中润滑系统)。

  • 润滑操作

    1. 将润滑脂注入滑块顶部的 “注油孔”(每个滑块 1 个注油孔),缓慢按压黄油枪,直到从滑块两端防尘盖缝隙中 “轻微溢出新润滑脂”(表明内部滚道已充满油脂,通常按压 2-3 次即可)。

    2. 润滑完成后,通过示教器控制机器人沿导轨 “全程往返运行 2-3 次”(速度调至额定速度的 50%),使润滑剂均匀分布在导轨滚道与滚珠表面,避免局部油脂堆积。

    3. 运行后,用无尘布擦除滑块表面溢出的多余润滑脂(防止吸附粉尘)。

2. 滚轮导轨润滑(多用于重负载场景)
  • 润滑重点:滚轮轴承、导轨接触面。

  • 润滑操作

    1. 用黄油枪向滚轮轴承的注油嘴注入润滑脂(每滚轮 1 个注油嘴,按压 1-2 次),直到轴承缝隙溢出新油脂。

    2. 用毛刷蘸取少量润滑脂,均匀涂抹在导轨的 “滚轮接触面上”(厚度约 0.1-0.2mm,不可过厚),避免滚轮打滑。

步骤 4:检查与防护(保养后验证)

  1. 外观检查:确认导轨表面无残留杂质、润滑剂均匀覆盖,滑块防尘盖安装牢固(无松动、变形),导轨两端密封端盖无破损(防止异物进入导轨内部)。

  2. 运行测试

    • 通电后,通过示教器控制机器人沿导轨 “低速运行全程”,监听是否有异响(如摩擦声、卡顿声,若有则需重新检查清洁与润滑)。

    • 测试定位精度:运行至 3-5 个关键定位点,检查实际位置与指令位置的偏差(可通过示教器查看位置数据),若偏差在允许范围内(如 ±0.05mm),说明保养合格。

  3. 环境防护

    • 若导轨处于粉尘、涂料环境(如喷涂车间),需检查导轨防护罩(如伸缩式防护罩)是否完好,若有破损需及时更换,防止异物进入。

    • 潮湿环境下,可在导轨表面喷涂少量防锈剂(需与润滑脂兼容,避免化学反应),增强防锈能力。

三、保养周期与记录(建立长效管理)

1. 分级保养周期(参考标准)

保养级别保养内容周期(按运行时间)适用场景
日常保养表面清洁、检查润滑剂状态每日运行前(5-10 分钟)所有环境
定期润滑滑块 / 滚轮注油、全程润滑分布轻负载:200h / 次;重负载:100h / 次;恶劣环境:50h / 次核心保养环节,必须严格执行
深度保养滑块内部清洁、防尘盖更换、导轨直线度检查6 个月 / 次(或运行 1000h)确保导轨长期精度,延长使用寿命

2. 保养记录(关键追溯依据)

建立《机器人导轨保养记录表》,每次保养后记录以下信息:

  • 保养日期、保养人员、设备编号、导轨型号。

  • 保养内容(清洁、润滑、部件更换,如 “更换滑块防尘盖 2 个”)。

  • 润滑剂型号、润滑量。

  • 运行测试结果(如 “定位偏差 ±0.03mm,无异常异响”)。

  • 异常情况记录(如 “导轨表面有轻微划痕,已清洁并加强润滑,下次保养重点检查”)。

通过记录可追溯导轨状态变化,提前预判磨损趋势(如某导轨近期润滑周期需缩短,可能是磨损加剧的信号),避免突发故障。

四、常见错误与规避方法

  1. 用错润滑剂:如将普通润滑脂用于喷涂车间(溶剂会溶解油脂),导致润滑失效。规避:严格按设备手册选择润滑剂,不确定时联系导轨厂家(如 THK、HIWIN)确认。

  2. 润滑过量:注入油脂过多,导致滑块运行阻力增大、温度升高,且吸附粉尘形成油泥。规避:以 “防尘盖轻微溢油” 为标准,不盲目多注;运行后及时擦除多余油脂。

  3. 清洁不彻底:残留杂质混入新润滑剂,导致滚道磨损加速。规避:顽固污渍需用塑料刮板去除,不可用金属工具;滑块内部清洁后需吹干,无清洁剂残留。

  4. 保养后不测试:未发现润滑不均或防尘盖松动,导致运行中出现故障。规避:每次保养后必须进行 “低速全程运行 + 定位测试”,确认无异常再投入生产。

通过以上标准化的润滑保养流程,可有效减少机器人导轨的磨损,延长其使用寿命(从 5 年提升至 8 年以上),同时保证机器人的运行精度与稳定性,降低停产维修成本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