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库卡机器人及配件服务商    

库卡机器人、库卡机器人备品配件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库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!
新闻中心
库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!
发布时间:2025-10-19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7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库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采用模块化、高刚性设计,核心围绕 “基座 - 臂部 - 腕部” 三大核心模块构建,同时搭配精密传动与驱动系统,确保重载、高精度与高稳定性,其结构设计深度适配工业场景的复杂需求。

一、核心机械结构模块

库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按功能可划分为四大关键模块,各模块分工明确且协同配合,构成完整的运动执行体系。

1. 基座(base):承载与定位基础

基座是机器人的 “底座”,是整个机械结构的支撑核心,直接决定机器人的安装稳定性与运动基准。

  • 结构特点:采用高强度铸铁或焊接钢结构,整体重量大、刚性强,能抵消机器人高速运动或重载作业时产生的振动与倾覆力矩。

  • 核心作用

    • 固定机器人本体,可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或导轨(部分移动式机器人)连接,确保作业时无位移。

    • 内置第 1 轴(旋转轴)的驱动电机与减速器,为机器人提供绕垂直轴的 360° 旋转动力,是机器人水平方向运动的起点。

  • 适配场景:针对重载机型(如 KR500/KR600),基座会额外增加加强筋或配重块,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,避免重载时的形变。

2. 臂部(Arm):多轴联动的 “躯干”

臂部是机器人的 “手臂”,由大臂、小臂(部分机型含中臂)组成,通过多轴配合实现机器人在三维空间的大范围运动,是决定作业半径的核心。

  • 大臂(Upper Arm):连接基座与小臂的中间模块,内置第 2 轴(俯仰轴)和第 3 轴(摆动轴)。

    • 结构特点:采用轻量化高强度材料(如铝合金锻造件),在降低自身重量的同时保证刚性,减少驱动负载。

    • 运动功能:第 2 轴控制大臂绕水平轴上下俯仰(实现 “举升 / 下放” 动作),第 3 轴控制大臂与小臂的相对摆动(调整小臂的水平角度),两者配合可覆盖机器人大部分垂直与水平运动范围。

  • 小臂(Forearm):连接大臂与腕部的末端臂体,部分重载机型(如 KR600)会设计 “延长小臂” 以扩大作业半径。

    • 结构特点:内部集成第 4 轴(小臂旋转轴),轴体采用空心设计,可内置线缆(如焊接电缆、气管、信号线缆),避免运动时线缆缠绕。

    • 运动功能:第 4 轴控制小臂绕自身轴线旋转(如焊接时调整焊枪角度、搬运时调整工件方向),确保末端执行器能适配不同作业姿态。

3. 腕部(Wrist):末端精度控制核心

腕部是机器人的 “手腕”,连接小臂与末端执行器(如抓手、焊枪、刀具),是实现高精度姿态调整的关键,通常具备 3 个旋转轴(第 5、6、7 轴,部分机型为 3 轴),被称为 “手腕三轴”。

  • 结构特点:采用紧凑式设计,体积小但集成度高,内部密集布置精密减速器(如谐波减速器、行星减速器)与电机,同时具备高密封防护(IP65/IP67),可适应焊接飞溅、粉尘等恶劣环境。

  • 各轴功能

    • 第 5 轴(腕部俯仰轴):控制腕部上下俯仰,调整末端执行器的垂直角度(如抓取工件时 “抬头 / 低头”)。

    • 第 6 轴(腕部摆动轴):控制腕部左右摆动,调整末端执行器的水平角度(如焊接时 “左右摆枪”)。

    • 第 7 轴(末端旋转轴,可选):部分高精度机型(如装配机器人)增加第 7 轴,控制末端执行器绕自身轴线旋转(如拧螺丝时的圆周运动),进一步提升姿态灵活性。

  • 精度保障:腕部是误差最敏感的部位,库卡通过 “轴系对齐校准” 与 “刚性优化”,使末端重复定位精度可达 ±0.02mm(高精度机型),满足精密装配、激光切割等场景需求。

4. 末端执行器接口(Tool Flange):作业工具连接端

腕部末端设计有标准化的工具法兰(通常符合 ISO 9409-1 标准),是机器人与作业工具的连接接口,也是机械结构与功能工具的 “桥梁”。

  • 结构特点:法兰表面有均匀分布的螺栓孔,可通过螺栓固定抓手、焊枪、吸盘等工具;部分法兰内置信号接口(如 IO 接口、气路接口),实现机器人对工具的控制与数据传输。

  • 核心作用:确保工具与腕部的刚性连接,避免作业时工具松动或偏移;同时标准化设计支持快速换刀 / 换工具,提升生产切换效率(如汽车焊接线中,机器人可快速切换不同型号焊枪)。

二、关键支撑系统:传动与驱动

库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能实现高精度运动,核心依赖 “精密传动系统” 与 “高功率驱动系统” 的配合,这两大系统是机械结构的 “动力与控制核心”。

1. 精密传动系统:运动精度的 “传递者”

传动系统负责将电机动力传递到各轴,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角度与速度,库卡主要采用两种核心传动部件:

  • 谐波减速器:主要用于腕部(第 5、6 轴)等高精度、小负载部位。

    • 优势:传动比大(通常 1:50-1:300)、回程间隙小(≤1 弧分)、体积小,能实现微米级的角度控制,保障末端姿态精度。

  • 行星减速器:主要用于基座、大臂(第 1、2、3 轴)等重载部位。

    • 优势:承载能力强(可承受大扭矩与冲击负载)、效率高(传动效率≥95%)、寿命长,适配 KR500/KR600 等重载机型的 500-600kg 负载需求。

2. 驱动系统:动力输出 “源头”

驱动系统由伺服电机与驱动控制器组成,为各轴运动提供动力,且能实时响应控制系统的指令,实现 “动力 - 精度 - 安全” 的平衡。

  • 伺服电机:采用永磁同步伺服电机,具备高功率密度(小体积输出大扭矩)、高动态响应(可快速启停与变速)的特点。

    • 适配设计:重载轴(如第 2 轴)搭配大扭矩电机,高精度轴(如第 6 轴)搭配高转速、低惯量电机,确保不同轴的动力需求精准匹配。

  • 驱动控制器:集成在机器人控制柜中,通过编码器实时采集电机转速与位置信号,与减速器配合实现 “闭环控制”,避免运动偏差,同时具备过载、过流保护功能,防止机械结构因过载损坏。

三、结构设计的核心优势

库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围绕 “工业实用性” 展开,形成三大核心优势,直接提升作业性能与可靠性:

  1. 高刚性与抗振性:关键部位(如大臂、基座)采用 “有限元分析优化” 的结构,在轻量化的同时提升刚性,减少高速运动或重载时的振动,避免因振动导致的精度偏差(如焊接时的焊缝偏移)。

  2. 模块化与易维护:各结构模块(如腕部、电机)可单独拆卸更换,无需整体拆解机器人,大幅缩短维护时间(如更换减速器仅需拆卸对应轴的端盖,而非拆解整个臂部)。

  3. 环境适应性:机械结构表面覆盖耐磨损、防腐蚀涂层(如焊接机型的防飞溅涂层、涂装机型的防油漆涂层),同时关节与接口采用全密封设计,满足 IP65/IP67 防护等级,可在高温、粉尘、化学腐蚀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